目前,在國家政策、消費者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陶瓷產業正面臨新的轉型,對企業來說更是面臨整個市場需求下降、通路變革等問題,建陶產業未來該如何發展?產區如何藉助自身優勢轉型升級?企業該如何定位? 8月27日,在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佛山中國陶瓷城集團聯合舉辦的「2019陶業精英思享匯(福建站)」活動現場,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宮衛就目前大家面臨的痛點以及如何應對進行了分享。
(以下依宮秘書長現場分享內容整理所得)
▲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 宮衛
青年創業家聯誼會應運而生
宮秘書長在分享中表示,近幾年中國建陶衛生產業一直處在轉型當中,企業當中的專業經理人(或創二代)、年輕的企業家經過過去的3-4年整個市場的歷練,已經逐漸成長起來,用不了3-4年的時間,青年企業家應將會成為建陶行業的中堅力量。
為了迎合這個趨勢,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聯合佛山中國陶瓷城集團一起整合各自優勢資源重點打造「青年企業家聯誼會」平台。一開始青年企業家聯誼會平台在一個產區裡面形成,把本產區的優秀青年企業家組織起來,像今天的福建思享匯一樣,針對大家面臨的痛點問題,舉辦思想交流活動。
同時,我們會去做一些關於產品創新、行銷創新、通路國際化等活動,同時我們會利用協會平台的國內外資源來為大家做個人價值作提升。除此之外,我們也會跨區域,包括跟廣東,跟江西等其他各個產區進行互動,形成區域與區域之間的交流,為企業提供價值的提升和資源連結。
那麼當下產業面臨的各種困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以下是宮秘書長的四點建議:
01堅持創新,把產品深入完成
如今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仍有許多企業保持良好的業績,一類是有品牌的企業,另一類是在堅持不斷創新的企業。所以我們要去思考,我們的定位在哪裡?我的企業優勢在什麼地方?不能說是現在市場要什麼就去跟風,市場上流行什麼產品就做什麼產品,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企業優勢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去堅持。
但是,創新並不是一味地摒棄過去一直累積的經驗、摒棄在某一個領域已經有所建樹的地方,而是追風現在市場在做什麼,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地做深做透。最近網路上有一個很火的詞,叫“單品極致”,“單品極致”也就是說在某個領域我們要把它做到做深做透,無論你是做貼牌磚,還是需要貼牌的磚。
02清晰明確市場變化並適時調整
在當下市場需求快速萎縮的同時,通路也發生深度變化。碧桂園等靠排名靠前的房地已經在建衛生陶瓷廠以及整裝工廠,我們曾經的客戶已經自己在建工廠從事生產,也就是說過去在市場好的時候我們還有溢價能力,但是現在房地產洗牌等變化讓我們已經失去了這個談價格的能力。
03堅持通路創新大於產品創新
裝配式建築對我們來說一直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在當下裝配式建築卻對我們造成很大的衝擊。在剛舉辦的上海綠博會我們看到一個將近120方貨櫃式的建築包括內部配置以及整體空間全部做完,總的耗價25萬元,不僅可以直接拎包入住而且可移動。這種建築對於希望有獨立生活空間的人來說需求很大,從而這種產品對傳統陶瓷產業也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過去我們只是在賣產品,但是現在產品已經在被趨於材料化,也就是說在過去我們還有機會面對終端消費者去介紹我們產品屬性、性能並且談價格。但是當下現在終端我們已經沒有機會,因為現在產品已經直接面對房地產商、整裝公司、家裝公司。
04利用不同產區優勢營造共享經濟氛圍
不管是福建、江西乃至廣東產區的陶瓷企業,無論當下我們怎樣都無法再創造出類似馬可波羅、東鵬、蒙娜麗莎這樣的企業,因為那個靠市場需求驅動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它的成功也有這麼多年對品牌的塑造能力,所以當品牌時代到來的時候,在市場需求向下調的時候,他們仍然是利益最大的群體。
未來如何發展,值得我們大家去思考。目前廣東、福建、江西的企業等各產區下一步發展,不只需要我們各產區內部的交流,各產區之間也需要連結與交流。
不管目前產業情勢如何變化,企業生存面臨怎樣的困難,希望大家都能夠擁有足夠的信心,與協會、平台以及各產區陶瓷企業一起攜手,利用各方優勢資源,共同推動中國建陶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