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三六九等之分,磚有高中低之差,常聽到有人說,這個品牌的瓷磚好,那個品牌的瓷磚差,那怎樣才能判斷瓷磚的好壞呢?便宜的磚不一定就沒好磚,貴的磚不一定代表品質就很好,價格只是標籤,一定要從產品生產的源頭來判定磚的好壞。
1.原料不一樣
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工藝,為什麼做出來的產品卻不一樣?答案是,用的原料不一樣,好材料才能做出好產品來。瓷磚原料中雜質含量將會極大的影響瓷磚的質量,目前國內最好的瓷土產於華南丘陵區域。
2.壓機不一樣
壓機的大小不能決定做出來的磚塊好差,但有了大噸位的壓機就能做出小噸位壓機無法做出來的產品。例如小噸位壓機就無法做出像800X1600mm規格的大磚。現在市場上壓機噸位從200-7200噸不等,壓機的噸位直接決定了磁磚的密度及硬度。
3.生產線不一樣
好的磁磚廠擁有較先進、全自動化、現代化的生產線,普通廠是靠工人手工操作的半自動化生產線。磁磚的品質是靠精實生產與控制,只有最先進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出品質最好的產品,好的設備好的生產線是生產好產品的保障。
4.球磨不一樣
球磨機的好壞,及球磨的速度及球磨時間,直接影響了瓷磚壓制的密度、耐磨度及防污能力。好的磁磚生產商採用大噸位球磨機,透過耐磨的氧化鋁質球石長時間的球磨加工,保證將原料中的粗顆粒變得更細,更均勻,甚至達到只有頭髮絲1/3的細度。而普通的磁磚生產廠,採用的則是小噸位的球磨機及低鋁球蛋,為節省生產成本,大大縮短球磨時間,市面上出售的價格雖低,但卻存在極大的使用隱患。
5.除鐵不一樣
好磁磚廠採用高磁性電磁棒吸附鐵屑,鐵含量低於0.1%,確保燒製後的坯體沒有黑色雜質,磚體純淨。一般廠商採用普通磁棒除鐵,鐵含量較高,燒製出的磁磚表面容易出現黑點。
6.陳腐不一樣
磁磚經過球磨及過篩除鐵後,需要一段時間的陳腐,才能讓原料中的各種雜質及化學成分充分反應,以達到生產標準。有實力的瓷磚生產廠商,每次陳腐的原料可以達到一千噸以上,並能儲備180天以上的庫存。而原料的陳腐需耗費企業較大的物力及財力,一般的企業為節約成本,提高出產率,會大大縮短陳腐的時間。
7.乾燥窯不一樣
乾燥窯的長短,決定磁磚的水分乾燥程度。例如:好廠採用的臥式輥道乾燥窯,不僅能滿足生坯乾燥的速度,讓磚坯的水分由內到外排出,使水分含量低於0.5%,並且燒製不會出現變形。最重要的是,人性化的設置,能大大改善車間工人的勞動條件。
8.燒製時間不一樣
磁磚的燒製時間的長短對磁磚的品質影響很大,時間短了,磁磚就燒不透,我們常看到磚胚中間有黑心,就是沒燒透的原因。例如:同樣320公尺長的窯爐,好廠產量可能只有一般廠的三分之一,就是因為好廠的燒製時間特別長。 800*800mm的玻璃磚需要燒70分鐘,普通工廠只有40-50分鐘。燒製時間的延長,確保磚體完全瓷化,像瓷碗一樣密實,硬度高、耐磨!
9.檢定不一樣
工廠每片磚都經過機器檢驗、人工檢驗兩道關卡。嚴格檢驗尺寸、規格、色差。國家標準是一樣,但每廠的內控標準卻不一樣,好的廠內控標準嚴格,普通的廠內控標準就相對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