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造訪美帝亞陶瓷盤網站

雲南建水紫陶當代十大名家精品即將亮相佛山

發佈時間:2024-10-23點選:0

    7月,以「融合創新 共享陶谷」為主題的雲南建水紫陶精品展會將在廣東佛山禪城石灣陶創客會館舉行。

    本次展覽時間為7月5—20日期間每週一至週日9:30-17:00,指導單位為中國陶谷工作指揮部管理委員會,主辦單位為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辦事處、佛山市禪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單位為佛山市禪城區誼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據悉,本次展覽參展作品有160件之多,包括謝恆、馬行雲、劉也涵、張馨予、田波、毛耀宏6位省級大師和賴恆東、李勇、段栗、肖春魁(浪鬼)4位中青年高級工藝美術師的作品,收藏品近50件,日常使用的紫陶日用品近百件。

    建水紫陶素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的美譽,集書法、繪畫、雕刻、鑲嵌、燒製、磨光等工藝於一身,與江蘇的宜興陶、廣西的欽州陶、四川的榮昌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

    歡迎各界紫陶愛好者、當代藝術陶瓷愛好者屆時前來參觀選購!

 

連結:關於建水紫陶,你應該知道這些

 

    建水,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譽。這裡有歷史悠久、製作獨特的陶器,與江蘇宜興陶、四川榮昌陶和廣西欽州陶並稱中國四大名陶。

    建水的陶器以紫陶而名重天下。關於紫陶的起源,或許早已塵封在崩塌的古老龍窯遺址深處,或是深深埋藏在窯工記憶的角落。後人只能從已發現的清末道光年生產的煙鬥推測-創燒於清代道光年間。

    在建水陶器發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建水紫陶正是在明代粗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紫陶用建水碗窯村附近五彩山上紅、黃、青、紫、白五種不同顏色的泥土,經過拉坯、雕刻、書畫、填彩、燒製、拋光等複雜的傳統工藝流程加工製作而成。有人總結為「拉坯精準、名家書畫、陰刻陽填、殘帖斷簡、淡艷裝飾、無釉磨光」二十四字訣。其中,拉坯是絕活,刻填是技巧,書畫是靈魂,磨光是工藝,帖與簡則是文化,正是這些獨一無二的工藝,成全了建水紫陶非同凡響的魅力。

    建水紫陶產品豐富多彩,其產品主要有瓶、盆、盤、碟、碗、壺、缸、汽鍋、煙鬥、文房四寶、日常生活用品等諸多品種,深受人們喜愛。建水紫陶泥含鐵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強度大,表面富有金屬質感。與其他陶器不同的是,建水紫陶採用無釉磨光,即透過「去火皮」(打磨陶器外面燒結的痕跡)、「打磨」(用厚布蘸水加上村邊河裡的細沙打磨,將去火皮過程中的刮痕全部打磨掉)、「拋光」(用鵝卵石精工細磨拋光,使之質地細膩,光亮如鏡)三道工藝進行精加工,使紫陶器皿閃爍出金玉光芒。

    建水紫陶講究精工細作,特別注重裝飾,它以書畫鏤刻、彩泥鑲嵌為主要手段,集書畫、金石、鐫刻、鑲嵌等裝飾藝術於一身,神形兼備,精美絕倫。清代以來,眾多文人雅士以半乾的陶坯為紙,盡情揮灑潑墨,移字畫於陶坯之上,,發幽幽思古之情,一吐胸中塊壘。陶坯落墨後,藝人依樣將墨跡用神秘的小工具-「足刀」精心雕刻成模,再經填充彩泥、修坯、風乾、入窯焙燒、分次打磨後,陶體上的線條呈現出好似經千年鏽蝕風化而斑駁陸離的肌理變化,於是便有了金石之氣的天生古拙。加上其獨特的「殘貼」和「淡艷」裝飾工藝,將古老的建水陶藝點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絕倫,以古樸斑斕的視角衝擊,純潔淡雅,自然純樸的感染力,給人以優美單純的寧靜,產生奇妙的「雅陶」之美。

    建水紫陶的繪刻填彩裝飾工藝,在中國陶瓷裝飾工藝中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殘貼”與“淡艷”兩項絕技更讓世人為之傾倒。相傳,民國時期的王定一在臨貼時,偶然捕捉到重疊在一起的字貼所傳達出的殘缺的美感,遂將重疊在一起的不同字體顯示的裝飾手法運用於陶坯裝飾,由此開創「殘貼」裝飾藝術;而另一絕技「淡艷」裝飾,則是丁潔三發明。即根據畫面藝術表現力的需要,在泥壞上選用由淺到深,由淡到濃的各種色泥鑲填,以表現畫面的虛實,​​具有傳統水墨畫“墨分五色”的效果,層次分明而氣韻生動。

    從清末到現代,歷代騷人墨客、文人雅士與工匠的傾力合作,精心打造,才使建水陶成為集實用價值、審美價值於一體的高雅的藝術品而榮登大雅之堂,自古以來深受收藏愛好者的追捧。除了王定一摹仿斷簡殘篇的爛簡書,其他如劉光烈的板橋體書,王式稷的金文,王克敏、王孝全的花卉翎毛,王憲斌的竹子,王垂書的草書,肖茂園的山水,沈河清的魚蝦,馬吉生的菊花,李貫夫的楷書等也都名重一時。特別是窯工出生的向逢春一生致力於紫陶的研製,被視為紫陶工藝創始人之一。他的山水、人物、梅蘭竹菊和各種字體,融匯各家之長,將「殘貼」和「淡艷」兩項工藝不斷推陳出新,發揚光大,使建水陶的裝飾工藝爐火純青,嘆為觀止,成為建水陶的標誌性裝飾圖案。目前,作為建水紫陶在新時期的代表人物和有作為的民間工藝美術家陳紹康,能書會畫,精於雕刻設計,其作品吸取了古今陶瓷藝術和青銅器造型的精華,製作時先在陶坯上書畫、雕刻,然後用各色泥料鑲嵌成色彩斑斕的書畫篆刻,燒成後,再用特殊工藝磨光,新奇古美,多次在省內外獲獎,如《紫陶殘貼十頭綜合文具》、《清香罐》、《三足筆筒》等,《博古瓶》、《中號筆筒》、《仿青銅器檯燈》等陶器珍品被國家珍寶館收藏。

    建水紫陶集實用性與觀賞性於一身,色質沉著爽朗,輔以「斷簡殘貼」的藝術手法,頗具裝飾美與殘缺美,尤其是那些經過時光沖刷、火氣盡褪的老器,製作時的打磨與後來的自然磨損融為一體,更添幾分深沉老邁之相,蘊含書卷氣的滄桑,使人面對一件紫陶作品,如品讀歷史般浮想聯翩。也許,這正是建水紫陶區別於其他陶瓷最大的魅力所在,它折射的不就是數千年的古滇文明嗎? 

標籤:

快速連結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地址:Room 406, No. 388 Qishan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聯絡我們
  • 電話:86-15396283716
  • 電子郵件:1617844001@qq.com

版權所有 © 2011 陶瓷盤廠,陶瓷盤製造商,陶瓷盤公司,陶瓷盤生產商,陶瓷盤價格,陶瓷盤電話,陶瓷盤OEM middia 保留所有權利。XML map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