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之聯展覽 作者路見
本精彩連連的陶瓷界,近來又被一陣堪稱「史上最強陣容」的風波所擾動,這就是即將舉辦第二屆的「中國(佛山)國際陶瓷裝備與材料展覽會CICEE2019」 (以下簡稱潭洲裝備展)與已經舉辦了32年的「中國國際陶瓷工業技術與產品展覽會Ceramics China」 (以下簡稱廣州展)之間展開的生死較量,業內戲稱「雙展之爭」。
為何「雙展之爭」鬧得沸沸揚揚?除了“廣州展”作為中國最大、最全、歷史最長的陶瓷工業裝備展會受到新晉的“潭洲裝備展”挑戰這一事件的本身,在各方話語中頻頻出現的“壟斷與市場” 、「夢與情懷」、「為產業服務」、「優勝劣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等字眼與概念尤其奪人眼球。但在上述這類詞語被濫用的今天,我們不妨先推開這些看似高大上的字眼,以一個冷靜、務實、前瞻的視角來審視一下這次所謂的「雙展之爭」。
閒話一:潭洲裝備展是否是市場競爭的選擇和呼喚? strong>
據3月22日鮑傑軍在自媒體“歸然說」公眾號中發表的《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建陶大局之「雙展之爭」》一文(以下簡稱鮑文)中,對陶瓷企業對展會的需求做了十分客觀、透徹的分析。鮑文中說:「這兩年企業對這方面的需求不是很大,因為新企業、新品牌的誕生,已經遠不如以前那麼多了。…過去展會面向國內市場進行新品集中展示、通路招商、保護創新的功能作用,現階段已經不那麼迫切需要了。判斷:市場(即大多數陶瓷企業)在參加展會方面其實沒有新的需求,並不需要新的展會。
相信鮑文的看法也是我們大多數陶瓷業內人的共識。基於這個共識,可以實事求是的看到,已經舉辦了32年的「廣州展」在目前已經很好的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並且過去也從未聽過在廣州展裡存在不公平競爭的情況。 在企業參加展會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再舉辦一個完全雷同的「潭洲裝備展」顯然並不是來自市場的需要和呼喚。
閒話二:「舉辦潭洲裝備展」此事件在中陶聯盟公司的公司治理中是否合理合法?
摘自鮑文:據“天眼查”資料顯示,中陶聯盟股權結構包括: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出資200萬元,佔股25%,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出資155萬元,佔股19.38%,安徽信成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22萬元,佔股15.25%,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出資106萬元,佔股13.25%,廣東陶瓷協會出資100萬元,佔股12.5%,中國貿促會建材分會出資40萬元,佔股5%,佛山中國陶瓷城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2萬元,佔股1.5%,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出資5萬元,佔股0.63%,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出資4萬元,佔股0.5%,廣東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出資8萬元,佔股1%。從以上的股權結構來看,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佔股25%,為第一大股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貿促會建材分會、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合計佔股25%,是第二大股東;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控股部分,加上透過安徽信成投資有限公司、佛山市恆力泰機械有限公司的間接控股,共佔股16.25%,為第三大股東;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佔股13.25%,為第四大股東。
在鮑文中不知何故遺漏了佔股達12.5%的第五大股東廣東陶瓷協會?
從4月5日陶城君透露的資訊來看,< strong>反對辦潭洲裝備展的是前述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及部分企業股東,其表決的股比已達53%;另有部分企業股東棄權或未參加。
筆者攜中陶聯盟公司的《公司章程》諮詢了國家律協的專業律師,得到如下答覆:
《公司法》將“重大事項”的解釋權交給了各股東,由股東透過股東會議自行在《公司章程》中約定「重大事項」的範圍;董事會亦無權決定「重大事項」的範圍。董事長更無權決定「重大事項」的範圍;既然中陶聯盟公司的《公司章程》對「重大事項」的範圍沒有作出明確約定,則視為沒有約定;既然「停辦潭洲裝備展」的議案得到了53%股權支持,已經超過了半數,則該股東會議題已經依法得以通過,對中陶聯盟公司已經產生約束力,公司應當立即執行“立即停辦潭洲裝備展”的決議,否則中陶聯盟公司的相關方董事、高管人員將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有股東認為“停辦潭洲裝備展”應列為“重大事項”,則可以根據《公司章程》的約定另行發起股東會議,以超過三分之二的股權表決修改《公司章程》,將「停辦潭洲裝備展」載明為「重大事項」的範圍。
實際上,據知情人提供的2017年6月3日發布的《佛山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及《中陶聯盟第二屆董事會會議記要》文件的照片來看,無論是當天召開的股東會還是隨後召開的董事會,均未提及中陶聯盟將在佛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中陶裝備材料展CICEE」,只在《中陶聯盟第二屆董事會會議記要》中決定了中陶聯盟公司將在2018年4月18或19日在潭洲展館舉辦第一屆「中國陶瓷與衛浴產品展覽會」(簡稱產品展),而產品展正是中陶聯盟公司成立以來的核心目標,並非鮑文所說的「2017年6月3日,廣州陶瓷工業展的最後一天,中陶聯盟召開股東會議。 “中陶產品展CICPE”,區別在廣州舉辦的首屆中陶產品展。 (筆者揣測鮑當時應該並未看到《佛山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2017.6.3》這份文件所以才寫了上述文字?)
根據筆者所得的股東會和董事會的文件來看,中陶聯盟公司在股東會、董事會的層級從來就沒有形成舉辦潭洲裝備展的決議,甚至都沒有公開討論過舉辦潭洲裝備展的議題!
哇! ! !
由此看來,我們可以作三個哥德巴赫猜想:
1、「中陶裝備材料展CICEE」乃是實際控制中陶聯盟公司的經營方(是誰?)私下籌備之後強行上馬、既成事實所生下的「私生子」? (私生子本人沒有錯,但是對把私生子搞出來的人該如何評價呢?);
2、「停辦潭洲裝備展」顯然不屬於“重大事項”,因為“舉辦潭洲裝備展”都根本沒有上過董事會、股東會,算哪門子重大事項?既然連“舉辦潭洲裝備展”都不是“重大事項”,“停辦潭洲裝備展”自然也不是“重大事項”。如果是這樣,潭洲裝備展的前途顯然未卜?
3、基於以上種種的先天缺陷,筆者認為潭洲裝備展正面臨法律訴訟的風險。那麼我們產業內已經參展的企業要不要考慮避一下如此現實的法律風險?
閒話三:由誰來辦「中國第一陶瓷裝備展」才能真正為業界服務?
我們相信,隨著中國陶瓷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成熟,中國的陶瓷展會仍將發揮巨大作用,而中國第一的陶瓷裝備展會自然是一個向全世界推薦和展示中國頂尖的陶瓷企業和裝備的最重要的舞台。服務,真正貫徹公平競爭的理念,既是產業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題中的應有之意。
常識告訴我們:利益決定了立場,而立場決定最終的行為導向。 據陶城君透露的4月4日中陶聯盟公司股東會表決情況,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站在潭洲裝備展背後的其實是科達潔能。而站在科達潔能背後的又正是四處宣揚自己「舍小為大的情懷」、「賠錢250打造潭洲裝備展」的某大佬。 馬克思說:資本的本質是貪心的。一心想稱霸產業的「江湖大佬」以情懷之名,內裡另有自家的小算盤:在前幾屆展會裡施以小恩小惠,對外商免費招展甚至許以股份以求榮, strong>等到他坐穩交椅那天,會是什麼局面?他能在他的地盤和你公平競爭嗎?到那時還有選邊的機會嗎?
相反地,四大國家協會既不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也不是私人投資的獲利機構,作為第三方來辦這個展會與產業內任何企業都不存在根本的利益之爭,有公信力。
而且事實上,已經辦了32年的廣州展一直以來確實在服務全行業,否則,為何從起初到現在的規模穩步擴大,參展參觀的企業和觀眾逐年增加?另根據廣州展官網最新公佈的消息,「2019中國國際陶瓷工業技術與產品展覽會Ceramics China2019」參展面積達9萬平方米,仍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和最具美譽度的陶瓷工業展會!
從這點來看,廣州展不僅有極強生命力,而且今後只要資源整合得當,廣州展一定越辦越好。
閒話四:說好的「夢想和情懷」怎麼辦?
據陶城君講,為潭洲裝備展站台最給力的某大佬自稱向潭洲裝備展投資了250萬元,後來陶城報又更正說不是投資而是藉給中陶聯盟公司。筆者雖不是搞金融的,但是透過常識也能判斷:如果投資失敗了錢拿不回來那就是賠錢了,但如果是藉給中陶聯盟公司那就不是一回事了。
註冊資本800萬元的中陶聯盟公司,大佬說公司三年前就虧沒錢了,所以大佬就自己借款750萬元給中陶聯盟公司;另據企業介紹,大佬控制下的中陶聯盟公司在潭洲的這兩個展會採用的是打折甚至白送展位的經營策略,這樣怎麼回收成本?將來由誰承擔如此巨大的負債?這是一個想永續經營中陶公司的想法嗎?
據有關當事人介紹,當年本有競爭的陶瓷、建材四大協會能夠捐棄前嫌走到一起成立中陶聯盟公司,乃是產業發展的一件大好事。客觀的說,某大佬在促成輕工業、建材兩大陣營合作這件事上確實起了積極作用。當初作為創始股東的幾大協會在成立中陶聯盟公司的出資協議裡就約定了新公司唯一的目標就是做一個中國的博洛尼亞產品展,哪料落得個有善始無善終,硬是被某大佬把車子開到搶奪自家的廣州展的歪路子上去了。一時之間,「周公流言、王莽未篡……」的感動感湧上筆者心頭。卿本佳人,奈何奈何……可惜了!
所以,某人冒著哪怕和整個行業翻臉的風險都在堅持要辦潭洲裝備展的這個事,與什麼夢想、情懷啊都扯不上關係。 這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產業爭霸! 拜託某大佬,請不要再一再玷污「情懷」這個在筆者心裡還很純潔的字詞了好嗎?
某些幫閒之人也不需要用「都是過億的身家,哪在乎這幾百萬的小錢」來幫襯大佬,也請您不要再傷害彼此的智商了好嗎?
閒話五:關於2020年潭洲裝備展的猜測?
雖然個別大佬借中陶聯盟公司的肚子,生下了潭洲裝備展這個“私生子”,但是也不意味著今後就不能拋開中陶聯盟公司這個親生母親。此大佬可以找個自己控制的公司來給潭洲裝備展當奶媽。
作者在此大膽猜測,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各方就此收手已絕無可能。不僅這屆不合法、不合理的2019潭洲裝備展將繼續如期舉辦,而且距離大佬脫下皇帝的新裝以自己公司的名義直接承辦2020年潭洲裝備展的時間點應該也不遠了。
這本來就是資本逐利嗜血的本質使然。立字為據。
閒話(番外篇):中陶聯盟公司的前世今生
在「雙展之爭」這場風暴的漩渦之中,佛山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是整個事件的關鍵所在。例如,許多人難以理解作為創始股東的四大國家協會何以被自己仍然控制著50%股權的中陶聯盟公司深深的傷害著?因此,真實客觀的還原中陶聯盟公司的前世與今生,對撥開所謂「雙展之爭」的重重迷霧無疑有幫助。
筆者根據知情人提供的資料以及查詢「啟信寶」軟體的所得,以颯讀者:
2014年春夏季,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築材料產業分會、廣東陶瓷協會五方共同探討如何整合陶瓷、衛浴產業等各方資源,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博洛尼亞陶瓷產品展”,使陶瓷(CHINA)這個驕傲的詞彙重新回歸日益強大的中國,從而更好的發揮我國陶瓷產品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
2014年6月18日,上述五方共同簽署《出資協議》並實際注資500萬元籌備新公司。
2015年2月5日,四大國家協會及廣東陶瓷協會正式註冊成立了“北京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800萬元,其中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佔股38.75%、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佔股37.5%、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佔股1.25%、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築材料業分會佔10%、廣東陶瓷協會佔12.5%,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王耀,浦永祥任副董事長,另五名董事包括周治洲、陳環、邊程、陳先輝、吳躍飛,吳躍飛兼任總經理。在第一屆董事會中,邊程、陳先輝作為股東邀請的企業界代表任公司董事。
2015年11月3日,為了經營管理及開展業務的便捷,北京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遷至佛山市,企業名稱變更為:佛山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其他情況未變。
2016年12月28日,籌備中的「中陶產品展」遲遲未能落地、遭遇曲折;鑑於五方協會原股東已實繳了500萬元註冊資本金,於是將註冊資本金從800萬元變更為500萬元。股比相應變更: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佔股從38.75%變更至31%、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佔股從37.5%變更至40%、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佔股從1.25%變更至1%、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築材料產業分會佔股從10%變更至8%、廣東陶瓷協會佔股從12.5%變更至20%。其他情況未變。
2017年4月28日,依4月24日股東會決議,對《公司章程》作出兩處修正:一、增資:註冊資本從500萬元增加至800萬元;二、擴股:將五家原始股東擴充到24家股東。此時,四大國家協會的佔股從合計80%被稀釋到合計50%。
2017年6月3日,佛山中陶聯盟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股東會決議:一、修改公司章程。 ……(五)原章程第五章第十四條「董事會由7人組成,甲方(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委派1人,乙方(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委派2人,丁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築材料業分會)委派1人、戌方(廣東陶瓷協會)委派1人、邀請企業委派2人。 7人組成,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委派1人、中國建材聯合會委派1人、廣東陶瓷協會委派1人、產品企業代表委派1人、裝備原輔材料企業委派1人。另在股東以外邀請兩人擔任董事,其中一人兼任公司總經理。聘任或解聘」修改為「公司設總經理,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解聘。董事會由7人組成,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委派浦永祥、中國建材聯合會委派1人(會後指派)、廣東陶瓷協會委派陳環、產品企業代表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委派陳先輝、裝備原輔材料企業廣東科達潔能委派邊程。另在股東以外邀請吳一岳、羅青兩人擔任董事,董事長吳一岳,羅青兼任公司總經理。
至此,某大佬透過上述「陽謀」,完成了對中陶聯盟公司的實際控制,也正是在組成了這一屆董事會之後,開啟了強行上馬潭洲裝備展的野蠻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