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主辦、中國陶瓷網承辦的「第九屆中國房地產與泛家居行業跨界峰會暨2019年度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十大品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圓滿落幕。
中國建築裝潢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僑信裝飾工程設計院董事長、院長,資深室內建築師韓居峰在峰會上發表了《共創,共享,共生-數位時代的設計與家居》的精彩演講,使參會陶瓷品牌代表受益匪淺,看到了設計價值與建材價值融合的廣闊前景和更多可能,為陶瓷品牌用設計連結用戶提供了有益參考。
中國建築裝潢協會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僑信裝飾工程設計院董事長、院長,資深室內建築師韓居峰
以下是韓居峰老師的演講內容,請細細斟酌品味。
過去的產品設計,豐富、多彩、複雜、功能簡單,但是商品的可識別度很強,但如今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品牌、造型、可辨識度越來越低,消費者關注的是功能、好用、技術創新,消費者對你是什麼品牌其實並不在意,所以我們要知道品牌的價值在哪裡。
「如果我們現在有新的設計軟體可以應用,
那設計師要做什麼? ”
其實設計師應該要做原始端的家居設計,這個軟體應用起來才有意義,否則你這個軟體所有成品的東西,消費者對其的體驗度並不高,但是剛才說到渠道的問題,現在設計端做完設計之後,所有的材質庫,所有的家居產品都在效果裡面體現,這實際上是進入到銷售端,就是銷售進入設計,同時設計滲入產品研發。
通路的裂變,其實就是未來的設計一定程度上會取代部分通路,設計師做完設計品牌直接採用品牌的產品進行研發,而在產品研發階段就能在設計裡面體驗到。
所以只有把家居產品的造型、個性、技術、工藝所有的過程,讓設計師進行研究及創新,你的產品及品牌則會呈現出一定生命力。
未來的設計,設計師只有跟產品的研發方真正做到共創,未來的設計平台、設計軟體才能真正有意義,才能真正應用,否則即使開發了新型的人工智慧設計軟體,也無法實現設計,因為他的材質庫,即源端的東西是無法更新的,所以未來設計師需要跟家居企業進行聯動,達到共享、共創。
居家產品跟設計師未來是怎麼生存?
共創、分享、共生。
如今市場上,設計企業也在轉型、重組,而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VR、BIM技術應用、技術更新,這六個面向直接改變了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及職業界限。
家居與建材的管道改變,則直接擊敗了許多品牌,所以我們對於品牌的價值及其生命力需要重新定位。現今年輕人對其品牌體驗要求越來越高,但為什麼小眾品牌,尤其是設計師品牌賣的這麼好?因為主流消費全在未來的年輕人。
第一,居家產品生命週期轉變。
現今的時代主張“顧客主義”,顧客永遠年輕,現在就算60後的人,不管是外形還是心態都很年輕,其生活形態也永遠是不斷的更新,他們體驗至上的思想也越來越明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每一款產品的生命週期顯得非常短,不像從前,一款產品消費者可以吃幾年,而現在能吃上一年就不錯了,就得不停的迭代和更新,所以在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時候,消費者卻越來越年輕,導致年輕的消費者不再以品牌為先導而進行消費,不像我們過去消費以品牌為主,而是新體驗、新技術、新模式。
在傳統的產品研發上加入新的生活形態,包括新的生活習慣、細節。當今的空間設計手段與特徵也在改變。
以前以「造型」為介面的設計,設計師在構思的時候著重於空間造型,而現在以「體驗」為中心的設計,就像手機、音響的造型已經不是因素了,並且發現像寶馬和賓士的汽車外形越來越像,如果把標誌都摘了,你可能分不清是什麼牌子的車。
為什麼呢?能說是抄襲嗎?不,這不是簡單的抄襲,難道德國的BMW沒有創新能力嗎?不是這樣,因為造型並不重要,如今消費者是越來越不關心產品造型,雖然造型也重要,但其的作用已經在下降。主要以體驗為中心的設計才重要,而不是以造型為中心的設計。
第二,過去以「視覺」創新為手段,現在以「全維度創意」的設計為重點。
過去材料業者喜歡追著設計師,現在是以技術創新與跨界合作為主,如今消費者的美學風格越來越不確定,從風格多元化到不確定,再到美學模糊化,這是現在普遍的設計特徵。
而今大多數設計師與家居建材產品的關係,叫做相互賦能,而不只是設計師給建材設計圖這一單行操作,建材一樣能引導設計師做出創新,甚至主導設計師的設計。過去依賴材料表現,而現在依賴技術創新,由過去的材料使用者,到現在是材料的設計與開放。
隨著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企業的生命力,這關鍵在於刷新技術產品結構,維持一種共生結構的生命力非常重要。
從這方面來看,傳統市場的設計特徵跟未來市場設計特徵有幾個特點:過去是以造型為主導,未來是以個性體驗為主導;過去設計師與家居產品是平行關係,現在是共融;過去是單一的技術合作,現在是多種學科與產業跨界的融合。
根據未來產品的需求特徵也體現出:過去是被動的去讓消費者選擇,而現在是以顧客為中心,主動的去適應消費者的需求;產品的數量精確到批量生產即為定制,而不是盲目的去做數量生產;產品的目錄也不是固定的目錄,而是沒有產品目錄,以設計定制為主的產品目錄。
設計師、消費者、建材家居三者之間叫做協同生存。實際上一個產品如果你的品牌再大,但是失去了跟消費者的協同共存,再大的品牌也會消失。
例如過去的諾基亞、柯達,品牌都做到很大,但是因為社會機制和消費者生活習慣的改變,它們與消費者之間沒有完全的依存關係。而現在的蘋果、淘寶,包括許多企業都是跟消費者完全是依存而受消費者喜愛。
第三,產品品牌效應轉變。
如今品牌、忠誠度、價值已經開始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不追求品牌,只追求一種科技與體驗。品牌競爭力降低之後,技術創新特別重要,所以我們說創新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新就是生產力,不斷的更新品牌內涵價值。
設計師、家居產品企業形成的「共生」結構,即持續產生新科技、新的創意。
在產業機制裡面,建材業者的產品可以去啟發設計師,並且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產品跟建材材料、材質可以同時去更新設計平台,就是未來的生產平台,否則設計平台就會產生瓶頸,無法真正使用。
如果長久的設計師和企業共存,企業要有資金投入,也要進行人才輸入。
傳統的生存狀態跟現在的生存狀態相比,傳統的是“贏”為目標,而現在是消費者“共生”,過去的生存方式是乾掉對手,現在則是考慮與對手共贏。
例如蘋果和微軟在過去是死對手,但現在兩家公司卻達成深度的合作關係,因為只有共存才能共贏、共生。不是說以贏為目標,而是以需求和消費者為目標的共生。
過去企業以品牌為中心,總想擴大自己的品牌,怎麼樣讓自己的品牌有價值,甚至想把品牌做大再賣,而現在改成以消費者為中心,這就是根據市場而做出的轉變。
尋求共同生長的模式,消費者、設計師、居家材料產品,形成一個依賴的模式,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不斷的刷新自我,形成共生、分享、共創的機制結構企業才能長久。
高峰會現場嘉賓雲集
2019年度「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十大品牌榜」獲獎品牌名單:
2019年陶瓷十大品牌
威爾斯陶瓷、強輝陶瓷、順輝瓷磚、能強陶瓷、嘉俊陶瓷、白兔瓷磚、金絲玉瑪瓷磚、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通利大理石瓷磚、獅王陶瓷
2019年度衛浴十大品牌
九牧衛浴、益高衛浴、帝王衛浴、鷹衛浴、浪鯨衛浴、恆通衛浴、輝煌衛浴
2019年度磁磚十大品牌
金玉名家瓷磚、利家居陶瓷、來德利陶瓷、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大將軍陶瓷、匯亞磁磚、 亞細亞瓷磚、金牌亞洲磁磚、鑽石瓷磚、雙慶磁磚
2019年度陶瓷一線品牌
諾貝爾瓷磚、馬可波羅瓷磚、能強陶瓷、強牌陶瓷、新羅瑪陶瓷、如意陶瓷磚、好來登瓷磚、金絲路瓷磚
2019年度現代磚十大品牌
金義陶瓷磚、歐文萊陶瓷、堯銘現代磚、卡蘿娜陶瓷、寶恩莎陶瓷
2019年度功能磚十大品牌
馬可波羅瓷磚、諾貝爾瓷磚、強輝陶瓷、淘陶泳池磚、君悅磁磚、企鵝瓷磚、劍牌健康瓷磚
2019年度木紋磚十大品牌
蒙娜麗莎瓷磚、馬可波羅瓷磚、樓蘭瓷磚、斯米克磁磚、特蘭托陶瓷
2019年度仿古磚十大品牌
金義陶瓷磚、馬可波羅瓷磚、諾貝爾瓷磚、L&D陶瓷
2019年度瓷片十大品牌
諾貝爾瓷磚、L&D陶瓷、華冠陶瓷、伊美洛陶瓷、博瓷精工磚
2019年度大理石瓷磚十大品牌
簡一大理石瓷磚、馬可波羅瓷磚、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新羅瑪陶瓷、神州行陶瓷、意萬特陶瓷
2019年度設計師推薦品牌
馬可波羅瓷磚、諾貝爾瓷磚、新中源陶瓷、金舵瓷磚、colorx
2019年度工程推薦品牌
諾貝爾瓷磚、東鵬瓷磚、馬可波羅瓷磚、金舵瓷磚、雙慶瓷磚